2025年8月21日,由Eco-Environment & Health (EEH)主办的“水(湿)生植物根际环境的精细化表征与元素循环机制”学术直播圆满结束。智感环境创始人、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丁士明教授担任主讲人,他在报告中分享了水(湿)生植物根际微环境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多项原位高分辨率监测技术在揭示根际元素循环机制中的应用,为超5000名线上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水(湿)生植物的根际区域是水土界面物质交换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活跃的微环境。丁士明教授首先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生植物根际微环境的研究进展,强调根际微域在养分循环、污染物迁移转化中的重要作用,然而该过程高度复杂且具有时空异质性长期阻碍着科研人员对其进行精细观测。为此,丁教授团队通过发展薄膜扩散梯度(DGT)、平面光极、微电极技术等前沿的原位高分辨率技术,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这些技术不仅为揭示根际微观环境的动态过程与调控机制提供了有力手段,更成为智感环境高分辨监测系列产品研发的重要基石。
智感环境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将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的产品,助力环境监测与治理领域的发展。报告中涉及的DGT技术、平面光极技术、微电极技术,均已在智感环境实现了从科研技术到商品化的成功转型。多年来,智感环境依托丁士明教授团队的科研力量,不断在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深耕细作。公司创新性开发了DGT、HR-Peeper、平面光极、微电极、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水质监测传感器、红外光谱检测设备和质谱仪8大系列、50余种水土高分辨采样和检测产品,打破了欧美持续10-20年的技术垄断,被全球300余家机构使用。智感环境不仅在产品研发上成果丰硕,还积极参与6项团体标准制定,授权60项专利,荣获5项省部级和国家级学会科技奖励,用户使用智感产品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了800余篇学术论文。
此次丁士明教授的学术直播,进一步彰显了智感环境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未来,智感环境将继续以科研为引领,不断优化现有产品,拓展应用领域,为客户提供更优质、专业的环境监测解决方案。若您在环境监测、河湖治理、土壤修复、生态环境等方面有需求,欢迎联系智感环境。您可通过智感环境官网“联系我们”板块留言,我们将为您提供专属方案与专业技术支持,共同携手为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和环境治理提供力量。
直播回顾链接:https://www.koushare.com/live/details/45629
Eco-Environment & Health简介
Eco-Environment & Health(EEH)期刊由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和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于2021年12月共同创办,江桂斌院士和任洪强院士担任共同主编。期刊聚焦大健康(One Health)理念,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关注生态、环境与健康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机制与干预,发表包括但不限于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污染物的环境归趋与生物过程,人体暴露与健康效应,环境风险评价、管理与调控等重点方向的前沿研究。2024年,EEH期刊分别入选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高起点新刊、“江苏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创刊以来,EEH期刊快速被ESCI、Scopus、PubMed Central(PMC)、DOAJ等14个国内外主流数据库收录。根据Scopus公布,EEH 2024年CiteScore为16.4,2025年CiteScore Tracker已达20.7(截至202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