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第一作者: 谭秋君
通讯作者:智悦&姚婧梅
通讯单位:重庆大学
期刊:ACS ES&T Water
DOI:10.1021/acsestwater.4c00776
摘要
镧改性膨润土(LMB)被广泛用于缓解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内源性磷(P)问题。与LMB共存的底栖动物可能会对其分布和磷去除效率产生潜在影响;然而,关于LMB与底栖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尤其是涉及不同生物扰动模式的研究,还较为有限。因此,本研究选取了三种常见的底栖动物——
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 BS)、黄色羽摇蚊(Chironomus flaviplumus, CF)和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 RS),进行了微宇宙培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底栖动物对LMB的整体磷去除效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其垂直再分布具有物种特异性,顺序为BS > CF > RS。尽管BS的强烈生物扰动可能会降低LMB在沉积物-水界面(SWI)处的磷去除效率,但可能会增强深层沉积物中的磷保留能力。相比之下,CF在表层沉积物中构建了短暂的孔洞和通道,破坏了LMB覆盖层的完整性,而RS仅在SWI处活动,对LMB的生物扰动最小。由于CF和RS主要占据SWI,对LMB的磷去除影响较小,但其上覆水的镧(La)浓度较BS更高。重要的是,LMB似乎抑制了RS和CF的生长和繁殖,并增加了死亡率。尽管BS对LMB覆盖层的破坏能力最强,且镧的生物富集程度最高,但对其生长和存活并没有显著的不利影响。
(A)上覆水中磷酸盐(PO₄³⁻)和(B)总磷(TP)浓度的动态变化,以及(C)孔隙水中磷酸盐(PO₄³⁻)和(D)沉积物中总磷(TP)的浓度。LMB代表镧改性膨润土,BS、RS和CF分别代表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和黄色羽摇蚊(Chironomus flaviplumus)。图C和D中的虚线表示0厘米处的沉积物-水界面(SWI)。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n=3)表示。
(A)上覆水中溶解态镧(La³⁺)和(B)总镧(TLa)的浓度,以及(C)孔隙水中溶解态镧(La³⁺)和(D)沉积物中总镧(TLa)的浓度。图中展示了单独使用LMB以及LMB与三种大型无脊椎动物(BS、RS和CF)组合的情况。不同字母表示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确定的处理组之间的显著差异。沉积物-水界面(SWI)位于0厘米处。上覆水和沉积物的数据均基于第36天的孵化结果。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n = 3。
结论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微宇宙实验评估了具有不同生物扰动模式的底栖动物对LMB的磷去除效率和分布的影响,以及LMB对底栖动物的生态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以下几点:
•所有底栖动物均破坏了LMB的覆盖层,通常将其埋入更深的沉积物中,从而重新分布了P和La。
•尽管底栖动物通过与沉积物混合稀释了LMB,但并未影响LMB的整体磷吸附能力。在微宇宙培养期间,对照组LMB的总磷吸附量(1439 ± 172 mg/kg)与LMB + BS(1365 ± 113 mg/kg)、LMB + RS(1428 ± 159 mg/kg)和LMB + CF(1412 ± 99 mg/kg)之间几乎没有差异。
•BS(向上输送者)促进了沉积物的再悬浮以及LMB的深度混合,最大深度达8cm。这导致了LMB的磷去除效率显著降低,并减少了上覆水中La的浓度。
•CF(廊道构筑者)在SWI处构建了短暂的孔洞和“U”形通道,深度达3cm,降低了LMB的磷去除效率。
•RS(生物扩散者)对LMB的干扰最小,与BS和CF相比,对P和La的再分布几乎没有影响。
•LMB抑制了RS和CF的生长,并使其死亡率分别增加了39%和75%。此外,BS(对LMB影响最大的物种)出现了镧的生物富集现象,但并未对其生存和繁殖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
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LMB与底栖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在更准确地反映自然水生生态系统中多种物种共存的场景中。
Qiujun Tan, Yue Zhi, Jingmei Yao, Le Han, Qiang He, Hongxiang Chai, Sijie Shi, Jie Gao, Liansen Deng, and Grant Douglas.Interactions between Lanthanum-Modified Bentonite (LMB) and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with Varied Bioturbation Modes.
ACS ES&T Water 2025 5 (1), 177-187, DOI: http//doi.org/1021/acsestwater.4c00776
文章链接
http://doi.org/10.1021/acsestwater.4c00776
注:本平台不主张对原文的版权。转载文章仅出于学术交流和传播信息的需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如不希望被转载或本平台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